新闻中心
纱布漂白设备的类型与所采用的漂白工艺存在对应关系,不同设备结构适配不同的工艺参数,直接影响纱布的白度、强度及生产效率,需结合生产规模与质量要求选择。
连续式漂白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,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。纱布经导布辊连续进入漂白槽,槽内盛放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溶液,温度控制在80至95℃,处理时间通过运行速度调节,通常为3至5分钟。设备配备多组水洗槽,漂白后纱布依次经过热水洗、冷水洗,去除残液,白度均匀性较好,适合批量生产的医用纱布,但设备占地面积大,工艺调整灵活性较低。
间歇式漂白机以批次为单位处理,将纱布卷放入密闭容器内。容器内注入漂白剂溶液,根据纱布材质设定参数:棉纱布常用双氧水工艺,温度90至100℃,保温1至2小时;化纤混纺纱布则采用亚氯酸钠,温度70至80℃,避免高温损伤纤维。该设备适合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,工艺调整方便,可针对不同纱布调整漂白时间与浓度,但每批次处理量有限,白度一致性略逊于连续式设备。
高温高压漂白设备为密闭压力容器,工作压力0.2至0.3MPa,温度120至130℃。工艺上多采用双氧水与活化剂组合,在高温高压下加速漂白反应,处理时间可缩短至30至40分钟,对厚重纱布(克重>200g/㎡)的漂白效果优于常压设备,能深入纤维内部去除色素,但对纱布强度有一定影响,棉纱布经处理后断裂强度可能下降5%至10%。
臭氧漂白设备依赖臭氧的氧化作用,常温下即可进行。设备由臭氧发生器、反应罐组成,臭氧浓度控制在80至120mg/L,处理时间20至30分钟,无需高温加热,能耗仅为传统设备的40%至60%。工艺适合对温度敏感的纱布,如含弹性纤维的纱布,但臭氧需严格控制泄漏,且漂白后需充分通风去除残留气味,避免影响纱布后续使用。
不同类型设备的工艺各有侧重:连续式追求效率,间歇式注重灵活,高温高压适合厚重纱布,臭氧设备侧重环保。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生产规模、纱布材质与环保要求匹配,平衡白度、强度与成本,使漂白后的纱布既满足使用标准,又符合生产经济性。